昨天上午,记者来到浦口区桥石路,平坦的沥青路面搭配上两侧的丰富绿化,提档升级后的这条农村公路一点不逊色于城市道路。而这条道路就采用了“就地冷再生”等新环保技术。 桥石路地处苏皖交接处,全长3.26公里,采用就地冷再生技术,不清除老路面,而在原路面上摊铺一定量的水泥后,通过再生机将原路面的沥青层和基层铣刨、破碎,掺入胶结料混合,再碾压摊铺在路面上。原本要拖走废弃的碎石,就这样成了新路基。上面铺上沥青,坑坑洼洼的老路面就焕然一新了。 “这种新型施工工艺,可节约大量的资源,初步测算,1公里节约工程造价将近30万元,工期也由原来的一两月缩短到10天左右?!逼挚诮煌ㄔ耸渚?a href="http://www.jintaoa.com/">冷再生机施工项目负责人说。 据介绍,除了就地冷再生技术外,浦口区农村公路改造还采用了其他多种环保新技术。如对不适合采用就地冷再生技术的道路,采用厂拌冷再生技术,在厂里将沥青路面的废料和新料充分拌合后,再到现场摊铺;把废旧轮胎粉碎掺入沥青后,撒在路面上有效防止裂缝产生等。 目前,浦口区已在30多公里的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中,应用了多项环保技术,共节约石料15万吨左右,节约费用1088.1万元;节约沥青868吨,节约费用390.6万元;减少老路材料、新铺材料运费50万元。由于冷再生技术无需加热施工,相比于传统施工工艺,减少碳排放约1000吨,减排率达到65%以上。
昨天,记者从交通部门获悉,浦口区在农村公路试点的“就地冷再生”等环保技术将在全市推广,农村公路改造将开启绿色低碳建设新模式。
据悉,我省计划从2013年起至2020年,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.4万公里,并配套实施绿化工程。目前,我市各区的农村公路水泥路面破碎改造正在进行中,绿色低碳的环保改造技术也将在全市推广。